2025-05-13 05:03:49 焦点 14687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沪指跌0.08% 创业板跌0.47% 北向资金净流入49亿元
创业板指涨0.75% 胎压监测概念股大涨
节前效应显现!沪指冲高回落涨0.05%,科创板个股普涨
沪指震荡调整跌0.47% 自动化设备板块领涨
科技股全面复苏!创业板指盘中突破2000点,续创新高
沪指涨0.03% 北向资金净流入214亿元 MSCI新增中盘股大涨
全方位布局新三板改革 券商加快推进首批精选层入层申报
集体下架!抖音、微信、淘宝、快手接连公告
沪指跌1.41% 创业板跌0.76% 北向资金终结连续13日净流入
沪指三连阳冲击3000点 银行等权重金融板块领涨
券商股井喷!沪指涨逾1%逼近3050点,北向资金连续30日净流入
我市顺利完成安徽省内首次智能网联汽车市级公开道路调试
沪指收跌1.74%失守3000点,科技股领跌,燃气股逆势大涨
沪指跌0.3% 创业板涨0.16% 北向资金净流入78.84亿元
沪指跌0.89% 创业板跌2.92% 百股跌停再现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_
沪指震荡跌0.02%,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流入
创业板指涨0.99% 科技股继续活跃游戏板块强势
沪指涨0.84% 深成指重上10000点 两市近百股涨停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创指涨1.26% 酿酒行业板块领涨
沪指跌1.4% 创业板跌1.98% 北向资金连续28日净流入
沪指涨0.91% 创业板涨2.71%创21个月新高
沪指跌3.01% 创业板跌4.55% 北向资金净流出逾120亿